社會新鮮人月繳2千做足保障
起薪偏低的社會新鮮人,就很難用保單為自己建構適當的保障嗎?其實不然,若透過妥善安排,從壽險、意外到癌症、醫療險都可一次補足。
去年大學剛畢業,目前在律師事務所擔任行政助理的林靚婷,2年前在家人的鼓勵下,向從事保險業的遠房親戚買了一張年繳1.7萬元,以終身手術險為主約的保單,附加住院日額、意外險、實支實付等。
當初同意購買保單,是因為家人向她提起保險很重要,趁年輕、健康時買保險,萬一不幸生病、發生意外,可用保險的理賠金來支應,不用自己掏錢。
購買後,林靚婷也不知道保單的保障內容,默默繳了2年保費後,因為姐姐前陣子剖腹生產,順利理賠了15萬元,觸動她想認真了解保障內容,想知道萬一哪天生病住院、意外殘廢,自己能拿到多少理賠金?能跟姐姐領得一樣多嗎?
目前單身的林靚婷,與父母同住,平日騎乘機車上下班,父母也不要求她負擔家庭經濟。但因為薪水不高,如果要增加保障,她擔心預算不足,因此想了解以她現在的年齡,最需要的保障有哪些?原有保單該如何調整?
許多人認為:「有保險就好。」但保險並非有就好,而是要買對、買夠,才能轉嫁人生風險。林小姐購買的是以終身手術險為主約的保單,但她年僅23歲,若沒有家族遺傳疾病,應是身體狀況最好的時候,就算因為身體微恙開刀住院,費用也在能負擔的範圍內。除非發生重大疾病,如突然罹患癌症,需要長期抗戰;或發生重大意外事故,導致身體有殘缺,不能從事原本工作,而這兩項就得靠重大疾病險及意外險轉嫁風險。
一次給付重大疾病險
額度至少100萬元
至於額度該如何計算?根據癌症治療經驗,要休養至身體完全恢復正常機能,至少需要兩年時間,這兩年內沒有收入,再加上治療癌症不見得需要住院,許多化療或放療,甚至昂貴的標靶藥物,都是以口服或門診注射。
或者癌症病人需要自己負擔較高價的營養補充品、到醫院交通費等,由於醫療險的理賠多數需要符合住院條件才有給付,坊間並沒有一張醫療保單能負擔癌症病人在保單給付範圍之外的開銷,因此,建議林靚婷優先補足能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險,額度至少100萬元,若罹患癌症,理賠額度多一倍,為200萬元。有了這筆錢,就算兩年內不工作,也不會造成家人經濟上的負擔,如此當可安心養病。不過,因現代人罹癌機率增高,加上終身型的重大疾病險保費又相當昂貴,故應先以定期險為主,並找罹癌有雙倍給付的重大疾病險保單。
另一個重要的保單規畫則是意外險。剛工作的年輕人在外機會多,甚至上下班也用機車代步,發生意外的機率偏高,若因意外造成身體殘疾,意外險是依據殘廢等級理賠,金額從保額5%至100%不等。建議意外險的保額最好要達到年收入的10倍,才能轉嫁萬一意外造成的殘障風險。
從保單內容可看出,此規畫並非是業務員以林靚婷的人生計畫與需求溝通出來的結果。以手術險為主約,雖然只要動手術就有保障,但卻是依照手術的等級來決定理賠金額,必須要動到大手術,理賠的金額才比較高。若因意外傷害事故所致之縫合處置才能給付「縫合處置保險金」,不過,金額多半偏低,保障不足。其實,手術險並無法提供完整的醫療保障,而附加的住院醫療險日額又偏低,連要住雙人房都必須自己貼補病房費,不是恰當的規畫。
另外,該張終身手術險具有還本的功能,如果保戶身故,保險公司會將總年繳保費乘上1.05倍,再扣除過去理賠的金額,還給保戶的受益人。但由於林靚婷的保障少、保費偏低,扣除理賠費用後,可能所剩無幾,建議林靚婷該重新思考自己的保障需求。畢竟保障型的保險不是儲蓄,是否把錢拿回來並不是首要思考的內容,當然保險也不是用來賺錢的理財工具,所以真的不需要掙扎於還本功能而不去做調整。調整的方式,第一種是在既有保單上加值,例如將原先的意外險50萬元調高至200萬元,不需要再購買另一張主約保單,也不用解約,就能先滿足意外險的保障。
調高意外險保額
另加買200萬元定期壽險
如果想放棄原有的保單,就要從頭計畫起。第一步先想:如果自己不幸身故,是否該為家人留些什麼?雖然林靚婷並不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但也該思考,父母親養育自己花費不少金錢與心力,是否需要留一筆孝養金給父母?而保障死亡的定期壽險是最好的選擇,購買額度可將目前年薪乘上5至10倍,等於由定期壽險來延續對家人的照顧。
為何會選擇定期壽險?因為定期壽險最能滿足小資女的需求,保費少、保障高,以林小姐目前年紀,購買20年期、100萬元的定期壽險,年繳保費只要1000元,卻能有1000倍的保障,對小資族來說最適合。
另外,也要增加醫療方面險種,如癌症、重大疾病、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等,畢竟二代健保制度實施後,未來就醫自付額度恐怕會慢慢提高,醫療險要趁自己還是健康體時購買,才能買到最大、最多的保障。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2014年11月號《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