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輕理財

挑基金別只看年化報酬

An awesome picture


投資報酬率學問多

多數投資人在評估一檔基金是否值得投資時,會以年化報酬率做為評量依據,但你知道它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嗎?還有什麼方式能衡量績效呢?

延續上期主題,我們繼續來談投資報酬率。假設有個銀行理專推薦了一檔基金,說可以穩健獲利,若5年前投資1萬元,現在可拿回16,105元,換算年投資報酬率可有12.21%,你會考慮投資嗎?

我的朋友當中有很多人表示會投資,只有極少數人問我:有什麼不妥嗎?我的回答是:投資報酬率需要再檢視。首先,投資1萬元,獲利6,105元,相當於5年賺61.05%,顯然理專是把總投資報酬率除以5年,也就是61.05%÷5=12.21%,有故意高估之嫌。

其中的錯誤是以「簡單平均數」,也就是算術平均數去計算年投資報酬率。正確的算法應以計算「複合報酬」方法,用「幾何平均數」,以開根號方式算出年化報酬率,也就是將(16,105元÷10,000元)開5方,減去1,得數應是0.1,等於10%,並沒理專說的那麼高。其計算公式為(期末總值÷期初值)1/n-1。

年化報酬率高
績效不一定穩健

很多投資工具適合長期投資,例如共同基金,經過長期投資後,如果評估績效的方法不正確,結果會有相當大的落差。好在近年來基金公司在介紹自家基金時,大都以年化報酬率為訴求,方便投資人可以在不同基金或不同投資期間之中進行比較和評估。

不過年化報酬率雖可表示某投資工具平均一年可有多少獲利,卻無法顯示波動性及風險。舉例來說,同樣是5年期投資,某基金歷年獲利率是1%、7%、5%、12%和3%,年化報酬率是5.5%。

另一基金的獲利率是6%、4%、5%、6.7%和6%,年化報酬率也是5.5%,該選哪個基金呢?前者的標準差是4.2%,後者是1%,前者的波動性明顯較大,風險相對較高,二選一時我會選擇後者。

比較投資獲利也可以用「絕對報酬」和「相對報酬」來比較評估。絕對報酬是以百分比(%)表示,用以評量某投資在某一段投資期間(半年、1年或2年)所達成的投資績效,可能是獲利,也可能是虧損,報酬可能是正數或負數。

例如,經過了1年的投資,當初投入的1萬元資金現在變成11,321元,那麼獲利率是(11,321元-10,000元)÷10,000元×100%=13.21%。另外的1萬元做別的投資,1年下來變成8,312元,獲利率是-16.88%。兩相比較,一賺一賠,前者優於後者。

相對報酬最常被基金公司拿來運用,以顯示某基金的操作績效優於同類型基金或整體市場表現。舉例來說,某基金到上個月底的年獲利率是23.12%,同類型基金的平均獲利率是18.23%,股市指數漲幅是14.56%,那麼此基金和同類型基金相較,相對報酬就是:23.12%-18.23%=4.89%;和股市比較,相對報酬則是:23.12%-14.56%=8.56%。經過比較,基金公司要告訴投資人的是,這個基金表現良好,值得投資。

市場走勢不佳時
絕對和相對報酬難達標

談到這裡,我想起過去在基金公司工作時的苦楚,當時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基金公司會去爭取政府四大基金來操作,但常常被要求絕對報酬要達到多少%的目標,相對報酬要如何優於同業,在市場走勢不佳時,要兩者同時達標,可以說相當困難。

尤其是絕對報酬,股票型基金在市場走空頭的熊市要有令人滿意的正報酬,難度相當高。因此國外業者後來開發了不管在任何市場都可獲取正報酬的「絕對報酬」基金。透過有別於傳統投資操作的手法,利用做空、期貨、期權、衍生性商品、套利和財務槓桿等等為基金謀取獲利,也受到了某些投資人的追捧,我們常聽到的「避險基金」就是其一。

此外,金融業者也常會提到的報酬還有「累計報酬」、「複合報酬」。累計報酬指某投資經過一段時間後所賺取或損失的總額。例如以1萬元做為期10年的投資,現在變成25,934元,那麼累計報酬是(25,934元-10,000元)÷10,000元×100%=159.34%。此獲利率同時可視為複合報酬率,指投資有獲利不取出,繼續留在原投資錢滾錢所產生的複合成長效益。

至於成長的計算,累計報酬是常用計算法,以期末值、期初值計算,可知道成長總額與百分比;而績效的評量,我覺得年投資報酬率是很好的評量標準,但必須是年化的複合平均,不是算術平均。

理財工具推薦

    • 上架首月排行第一存錢APP

    • 52週輕鬆存到夢想基金

    • 每天提醒存錢再也不會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