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債券是一種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標的,由於大多屬於非投資等級的債券,又稱為垃圾債券,不過一般投資機構不會稱之為垃圾債,而是改稱高收益債券,簡稱高收債。其實如果好好控制風險,高收債基金對於重視現金流的投資人來說,是不錯的標的。 在介紹高收債前,先來介紹債券信用評等制度。標準普爾公司將債券的信用評等分為:品質極佳(AAA、AA)、品質佳(A、BBB)、投機(BB、B、CCC)、品質極差(CC、C、D)不同等級。評等在BBB(含)以上,屬於投資等級債券,其餘的就是非投資等級債券,也就是垃圾債券,意思是買進垃圾債券後違約的機率相當高,所以很多專家不建議投資人買高收債,並將之視為毒蛇猛獸。 債券具擔保品 違約損失沒想像中大 最近一次高收債出事,是因為油價下滑導致頁岩油開採公司的公司債違約,2015年12月美國Third Avenue基金公司宣布清算規模7.89億美元的聚焦信用基金(Focused Credit Fund)並暫緩贖回,以免損失擴大,因為該基金是已破產的能源供應商Energy Future控股其中一檔發債的最大投資者。 同時間,CCC級高收債的殖利率漲到10%以上(債券的殖利率上漲,表示價格下跌),因為投資人擔心高收債崩盤,紛紛贖回手上的高收債基金。 CCC級的垃圾債券違約率高是真的,但沒那麼可怕。假設有一檔高收債基金目前淨值為10元,全部持有垃圾債,違約率33%,也就是你持有的成本損失了33%,10元剩下6.67元, 但實際上這些債券很多都有擔保,或者破產的公司仍有具價值的資產可以回收,大家不要忘記,債券的清償順序優先於股東,假設回收的價值有30%,那麼這個違約的3.3元中可以回收1元,所以你真正的損失是2.3元。 這2.3元就是在不景氣時投資高收債因違約所產生的實際損失,但是人們在不景氣時容易恐慌,所以會競相拋售高收債,可能導致高收債價格跌到4元也說不定。雖然因為違約的實質損失可能有2.3元,但如果你買進高收債時的殖利率為6%,那麼這個2.3元剛好抵銷你4年的利息,到了第5年以後,只要繼續持有不賣出,你還是可以持續賺6%利息。 而當景氣回溫時,部分債券會因為發行公司的營運轉佳,被信評公司調升評等,這個時候垃圾債就被轉為投資級債券,價格會大漲,所以你不需要等4年就可以收復你的失土了。 看看上過薛老師五線譜投資術的朋友們怎麼說? 學員A 我是一個小資族,Money雜誌是我每月必看雜誌之一,有關五線譜投資術,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操作勝率達9成以上,對於目前仍在上班的我是非常適合的,因此就上網購書,收到書以後大約花2.5個小時看完,書中對於如何找出投資高低點著墨的不多,況且我是屬於比較沒有慧根的人,經由書中介紹感覺上好像似懂非懂,因此決定購買薛兆亨五線譜投資術線上課程。 經由線上課程透過薛老師實例驗證,再次讓我對五線譜投資術更加深信不疑,它最大好處可以幫助你買在相對低點,目的適用賺價差或存股,同時也可以適用在申購基金,這10堂課程讓我收獲滿滿。 學員B 很感謝薛老師 專業無私的分享五線譜的實戰操作經驗,讓我對五線譜的買賣點有進一步的理解與概念,我相信五線譜絕對能讓我們買在相對低點,不會再對股價有所遲疑,也感謝 Money 能安排這樣實用的線上投資課程。 五線譜投資達人薛兆亨、Tivo,教你用五線譜的方式,只要花3分鐘就能輕鬆抓出最佳買賣點。 >>點我了解 樂活五線譜淡定投資術10堂課|五線譜投資達人薛兆亨、Tivo
今年以來主要國家股市強彈,不僅美國股市即將回到去年高點,巴西股市曾漲破10萬點,就連去年跌幅居亞洲之冠的中國股市,也再度漲回原先中美貿易戰的起跌點,小劉去年底一度虧損30%的中國ETF,靠著低點加碼2次,以及今年來中國股市大漲4成,小劉開心的獲利出場。 然而眼看後續中國股市漲勢似乎不歇,一堆中國ETF成交量放大、中國基金績效優的消息不斷刺激著小劉,一方面想再進場,一方面又心理害怕再次套牢。其實,小劉可以根據以下專家的說明,來決定是不是要再度買進中國股市。 野村投信海外投資部全球股票暨主題投資組主管呂丹嵐: 很多投資人是因為「被去(2018)年第4季的大修正嚇到,所以今(2019)年不敢進場。」但是投資人若冷靜下來思考,會發現今年的經濟基本面、貨幣政策、股市評價這3個因素,已經相較去年要有利於股市表現。呂丹嵐強調,除非出現無法預期的重大黑天鵝事件,投資人可以樂觀期待 今年底前主要國家股市的表現。 柏瑞中A股量化精選基金經理人方定宇: 在大環境普遍較去年憂的情況下,方定宇指出,滬深300指數在年初創下波段低點後已止跌回升,市場普遍認為此次中國股市的「政策底」已經形成,而根據歷史經驗顯示中國政府的救市政策總能發揮效果。此外,近期的成交量回升亦顯示市場已脫離去年的低氣壓,用以衡量散戶信心的融資餘額近期也已轉折向上,目前仍處於相對低檔沒有過熱跡象,表示中國A股上升趨勢成型,且行情尚未結束。 方定宇基於反轉趨勢形成、投資價值浮現、入摩入富加持三大理由,強調即使現在才買進中國股市,只要能善用量化指標來篩選出價值錯估的標的,依然可以創造獲利。$$
填寫要保書前先釐清投保目的 為子女買保險 要保人該填誰? 購買保單時,要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填寫方式,關係到你想照顧的對象權益是否有受到保障。而在探究這3者的關係以前,要先釐清投保的目的,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一位朋友對「目標到期配息型保單」有興趣,想為女兒存些錢,找我討論該如何安排投資較妥當?朋友是不到60歲的媽媽,女兒已成年,不到30歲。朋友的問題是:保險要買誰的名字?怎樣安排資金的流向最有利? 首先我得先「破題」,「配息型保單」是一種投資型保單,重點是存錢獲利,不在壽險,所以該注意金流的歸屬,既然是為女兒存錢,當然要安排為投保期間的配息、最終滿期金的領回都歸屬女兒。 而在投保實務上,保單上面會出現3個人:要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要保人是出錢買保險的人,被保險人是壽險部分所保障的人,受益人是指被保險人傷亡時獲取保險理賠的人。 若買保單的目的在存錢 壽險保障不宜過高 以這類保單的設計來說,保費一般是躉繳,一次繳足一筆資金,其中含投資用的資金和支付壽險的保險金,既然重點在投資,壽險保額一般不會太高,以先前提到的保單為例,15歲至40歲的被保險人只搭配躉繳金額(稱為「目標保險費」)的30%作為投保金額,例如繳費100萬元,壽險投保金額是30萬元;41歲至75歲的被保險人則搭配15%的保障。 如果買保單的目的是為存錢獲利,壽險部分當然是從低為宜,因為這部分要支付保險費(約占3.7%),無法真正投資配息。另一重點是,要保人是出錢買保險的人,也是領取配息和最終領回滿期金的保單權益歸屬人,所以女兒做為要保人是較好的安排。 至於被保險人,由於因年齡不同需搭配的壽險保障也不同,看起來是以媽媽做為被保險人來壓低壽險投保金額較為妥當。關於這一點,媽媽表示,雖然重點是為女兒存錢,但她也希望能多少對女兒有些保障。 對於這樣的錯誤認知,我得再次「破題」。國人頗熱衷為未成年子女買保險,覺得是在保障子女,其實出險時領取保險理賠的並不是被保險人的子女,而是填在「保險受益人」的父母,亦即受到保障的不是子女,而是父母。 我進一步告訴她,若以女兒為被保險人,由於女兒未婚,通常填寫要保書時受益人欄位都是填「法定繼承人」。依民法規定,法定繼承人及繼承順位如下:①直系血親卑親屬、②父母、③兄弟姊妹、④祖父母。未婚就沒有子女等直系血親卑親屬,所以最有可能獲取保險理賠的受益人會是父母,女兒實質上未得到壽險保障。如果被保險人填媽媽,受益人填女兒,若真有「萬一」,女兒反能取得保險理賠。 以女兒名義買保單 可免除贈與稅問題 結果媽媽又問:如果要保人和被保險人都填媽媽,女兒是受益人,若有什麼「萬一」,那是不是所有一切都歸女兒?包括配息、投資與壽險理賠? 我的答案是,要拆開一樣一樣看。首先,當繳清保費,保單生效開始配息,這配息是歸屬要保人的,錢會跑到要保人的指定戶頭,不歸女兒,只有真發生「萬一」,保單權益才會轉至女兒這方。 另外,要考慮到,投保期間都屬「萬幸」,直到滿期,媽媽已領到全期配息加上滿期金,這時如果要給女兒,在法律上就變成贈與,超過贈與免稅額部分要繳贈與稅。 談到贈與稅,媽媽又問:那現在出資以女兒名義買這種保單,是不是要繳贈與稅?和前述安排比較,是否一個繳稅在前,一個繳稅在後?我的答案是,到滿期後再贈與,金額應該會較大,繳稅可能性較高,如果未投保前先做規劃,就可能避開贈與稅。 依目前稅法規定,國人每人每年可贈與他人220萬元等值的價金或物品免繳贈與稅。所以,朋友和她先生可各以220萬元贈與女兒,以女兒名義買保單,以後定期配息、滿期金都歸女兒,無贈與稅問題。而且,這種方式可每年贈與,持續累積資金。 談到這裡,朋友覺得有點複雜,要回去和老公、女兒再商量,她原先的想法是現在不想讓女兒知道,將來再給她一筆錢。這種想法在坊間很常見,是基於為人父母對子女的關愛。不過我認為「情」固然可貴,但談到錢,「理」和「法」更重要。依理,以女兒名義買保單較划算;依法,父母在免稅額內出資為子女存錢,確實可免除一些麻煩。 2019夫妻報稅懶人包 >> https://bit.ly/2E5F85r
「如果退休後我不在家,就是在進修上課、運動,或是前往國外旅遊看風景的途中。」這是Celine腦海中月花7萬元的夢幻版退休藍圖,但她真的有能力讓老後的自己,過這樣充實的生活嗎?還是要降低標準過每月4萬多元的簡樸版退休生活呢?其實,只要算出現實與夢想的差距,就知道自己的能力可以負擔哪種退休生活。 因此,在Celine清楚羅列退休生活各項支出後,接著算出退休金缺口。這個退休金缺口試算公式非常簡單: 退休金缺口=預估需要準備的退休總金額-已經準備的3個退休帳戶總金額(勞保+勞退+自存退休金),其中因為勞保可能破產,所以Celine就當作沒有這筆退休金,至於勞退帳戶,到退休時大約可累積200多萬元。 對Celine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存退休金,所以她從23歲工作之後,就非常地節儉,最省的時候每月只花1萬元,就是希望可以把大部分的薪水存下來做投資。目前第3個靠自己存的退休小金庫已經累積了300萬股票資產,若以5%年報酬率估算,19年後股票資產約有758萬元。 由於距離退休還有長達19年的時間,她預估若定期定額投資全球股票型基金長達19年,年化報酬率應該可以達到5%~8%,就可以補足退休金缺口。 因此Celine現在每月定期定額2萬多元投資全球股票型基金,每年看著資產不斷增加,Celine就越來越開心,因為她知道只要按部就班的理財,等到她退休時,就能過著1年出國2次,還能到海外遊學、運動健身又進修的充實退休日子。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來存子女教育金或退休基金,已經是民眾最常採用的方式。不過,群益投信根據觀察卻指出,從目前多數投資人都選擇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的行為觀察,有3件事沒有搞清楚,不但讓定期定額效果打折,甚至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這3件事為:(1)股市波動大,定期定額才有感?(2)只要長期投資,投資就一定有效果?(3)選擇經濟成長率高的股市定期定額就對了? 群益投信私校退撫儲金經理人吳政澤解釋如下: (1)股市波動大,定期定額才有感? 答案是"錯"。吳政澤以年化波動度3.7%的全球優先順位高收益債以及年化波動度12.97%的全球股市進行回測,從1999年至2019年3月的定期定額績效表示,在歷經景氣循環、股市多空洗禮後,全球優先順位債定期定額的累積報酬106.75%,全球股市則是103.22%,顯示出選對債券長期定期定額也是有不錯的報酬。 (2)只要長期投資,投資就一定有效果? 答案是"不一定"。選對標的才是關鍵!例如,統計從1992年定期定額投資日本股市,20年後呈現的是-8.9%的負報酬,即是明顯案例。 (3)選擇經濟成長率高的股市定期定額就對了? 答案是"不一定"。吳政澤表示,挑選投資標的時,很多投資人都會選擇經濟成長率高的股市定期定額,以新興股市跟成熟股市為例,2004年至2007年金融風暴前的經驗的確是GDP成長高的新興股市表現優於成熟股市,但金融海嘯後則反轉,其實GDP的成長與否並不等於股市表現,從定期定額累積報酬率走勢來看,新興股市要維持較佳表現所適用的期間「相對較短」,反觀成熟股市較經的起時間的考驗。 以上3件事情搞清楚後,在定期定額標的的挑選上,遵守3原則,就可以增加定期定額的獲利機會與效果。 原則1、避開趨勢向下的市場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張繼文表示,金融市場有3種型態:長期趨勢向上、大區間表現,以及長期趨勢向下,投資人要避開長期趨勢向下的市場,定期定額賺錢機率才高。若以10年線來看,日本是屬於長期趨勢向下的市場,應避開;美國是長期向上趨勢;中國與台灣則是大區間表現。 吳政澤建議,以區域而言,定期定額投資全球股市相對穩健,但若考慮單一國家,成熟國家股市首選美國,新興市場股市聚焦印度與巴西。此外,就債券指數歷史走勢來看,長期而言穩定攀揚,優高收、新興債若定期定額的話也不必猜高點,長期來說報酬率也相對穩健成長,也不失為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好標的。 資料來源:Bloomberg,群益投信整理。資料日期:2003/3/31~2019/3/26。備註:全球股市、成熟股市、新興股市以MSCI系列股價指數為代表,優先順位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以美銀美林相關債券指數為代表,其餘國家股市則以各國證券交易所主要指數為代表,原幣計價。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收益之保證。 原則2、越早開始越好 根據群益投信的回測實證,定期定額經得起市場多空的洗禮,只要選對標的,拉長投資時間,累積報酬均優於短期的績效,以中國上證股市為例,若選在2015年5月底時的指數相對高位開始,於每月底進場定期定額投資,即便後續指數暴跌、累積報酬率轉負,但歷時約五個月後也能在當年的11月初損益兩平。再以2016年5月底開始定期定額投資為例(目前指數本益比與當時相當),至2018年前多數時間也能維持正報酬,期間內累積最高報酬率為12.87%,顯然定期定額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投資效益更佳。因此建議投資人抓對趨勢與市場即可,不需要等待市場回跌才開始定期定額。 原則3、大區間表現股市需停利,債券定期定額不停利效果最好 再以中國股市為例,因為是大區間表現的股市,吳政澤驗證後建議,投資中國股市應以2年為一週期,並設停利點,例如10%,比較有機會獲利或損益兩平出場,而不是忍受長時間的盤整或負報酬。 至於債券型基金,因為債券波動相對較小,且具到期償還本金之特性,長期走勢趨勢向上,加上回測實證顯示,不停利的累積報酬表現最優,因此建議債券型基金採取買進持有策略。$
投資人關係和投資人保護,是證券市場的顯學。但是,究竟有多少企業主把投資人放在心上,卻是令人懷疑。 聯華集團在2019年3月28日下午4時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要組織改造,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並成立聯華置產公司,另考慮將聯華氣體丶聯華麵食逐步輔導上市,並自3月起,將神通電腦和神通資訊納入合併財務報表。 同一時間,聯華集團的另一家控股公司,興櫃的神通(8122),也舉行記者會,並發布公告,表示董事會通過,將終止興櫃及撤銷股票公開發行。神通電腦此舉,立即引起股東的譁然,因為股票失去了流通性,日後如何買賣,將成為大問題。 隔天(29日)開盤,神通立即面臨沈重的賣壓,股價從前一日的26.7元,下殺至22.71元,然後在24元附近擺盪,收盤以24.7元坐收,跌幅6.62%,成交量從前一日的78張,爆增到2千2百餘張,小股東甚至連零股都急著殺出,一刻不敢停留。 神通電腦興櫃迄今,10張以下股東有1252人、50張以下371人、100張以下81人、200張以下57人、400張以下23人、800張以上24人,董監事持股達52%。 興櫃迄今,神通算是冷門的績優股,財務極佳,資產高達170億餘元,負債僅7億餘元,資本額32億餘元,資本公積加未分配盈餘高達70餘億元,淨值達53元,價格卻在22元至26元之間擺盪,是典型的定存股,少有投資人拿它當作賺取價差或投機的標的。 平心而論,聯華神通集團大老闆苗豐強,過去在企業界風評不惡,分配股利也不小氣,受到投資人的肯定。 不過,這次聯華的組織改造,強行將神通電腦下興櫃,並撤銷股票公開發行,使神通電腦頓失流通性,難怪市場一片譁然,若要贏得股東的掌聲,恐怕不可能,也讓股東無從感受他重視投資人關係及保護。 苗豐強或許無傷害股東之初心,然而,粗糙作業的過程,已造成神通電腦股東的傷害及不滿。聯華神通集團如何加強投資人關係及保護,已成當務之急,否則在商界的一世英名因此而毀於一旦,豈不令人扼腕。 苗豐強在聯華神通集團組識改造的起手式,至少欠投資人一個道歉吧!
亞州是眾多專家們未來10年最看好的區域!投資人若想要掌握亞股漲升的賺錢機會,買基金是其中最簡單的方式之一。但是,市面上投資亞洲地區的基金上百檔,到底該如何挑對一檔適合自己投資屬性的亞洲股票基金? 步驟一、先搞懂4大類亞洲基金 簡單區分,亞洲基金共分為四大類,而這四大類最大的差別在於投資國家的廣度。 1、亞洲太平洋基金:投資的範圍最廣,涵蓋新興亞洲國家與成熟亞洲國家,包括馬來西亞、越南、台灣、泰國、南韓、中國、菲律賓、印尼、印度、日本、紐西蘭、澳洲,但有些亞洲太平洋基金不投資日本,因此又稱為亞洲太平洋(日本除外)基金。 2、新興亞洲基金:主要投資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越南、台灣、泰國、南韓、中國、菲律賓、印尼、印度。 3、大中華基金:投資的國家只有中國、香港、台灣,有的基金還會包含新加坡。 4.亞洲單一國家基金:指投資一個國家,像是中國基金、台灣基金、新加坡基金等。 步驟二、了解投資屬性 基金投資的範圍愈廣,愈能分散風險,基金漲跌的波動度也愈小,因此,以風險度來看,四類亞洲基金由低至高的排名如下:亞洲太平洋基金 、新興亞洲基金、大中華基金、亞洲單一國家基金。 正因為亞洲經濟成長潛力不容小覷,積極型與穩健型投資人可以適度拉高亞太市場相關基金比重,甚至列為核心資產之一。其中積極型的投資人,可以把亞洲基金的持股提高到四到五成;穩健型的投資人可以配置二五到三五%;保守投資人因可接受的波動風險較低,就比較不適合投資高波動的亞太相關基金。至於四大類亞洲基金該怎麼選,積極、穩健型各有速配標的: 1、積極型:可以選擇波動大的亞洲單一國家基金、新興亞洲基金、大中華基金,其中在單一國家基金中,中國、印度最被看好;印尼、台股也是值得留意的標的。 2、穩健型:穩健型投資人可以選擇成熟國家與新興國家並重的亞洲太平洋基金。 步驟三、挑選基金 在確定買哪一類亞洲基金後,接著要在同一類基金中挑出優質基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四四三三法則,也就是一年、三年、五年績效排名在前四分之一,三個月、六個月績效排名在前三分之一,如果基金檔數太少,可以改為排名在前二分之一。 步驟四、檢視基金是否跟上主流 由於區性型或單一國家基金的波動度還是比較大,因此買亞洲基金的投資人,都要定期檢視自己的基金是否有跟上主流?建議可以用以下三種方法來檢視: 1、 績效排名在前二分之一:先看自己的同類型基金三個月、六個月,以及今年以來平均報酬率,再看看自己的基金績效是否排名在前二分之一。 2、觀察三個月:記錄自己查看基金績效的日期及表現,連續觀察三個月。 3、 汰弱留強:如果連續三個月基金績效都不在前二分之一,就要準備淘汰,更換基金;若只是一個月落後,下個月又追上,可以繼續觀察。$$
美債殖利率曲線又倒掛了,再次重擊全球金融市場。對很多投資人來說,這個名詞有點難懂,但卻必須要懂,所以請花點心思,讀懂以下的說明。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以下簡稱「10年期殖利率」)是一個全球景氣溫度計,而且是比股市還靈敏的溫度計。全球法人核心配置各國政府都發行公債,為何唯獨美國公債殖利率最值得觀察?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元仍是目前最重要的國際貨幣,不管美國闖了多大的禍,一旦全球金融系統出現危機,或是全球股市多頭循環即將結束,資金二話不說,仍會回頭擁抱流動性與安全性最強的美國公債。 美國公債有多種期別,其中10年期公債是大型法人資產配置的核心首選,流動性也最優,因此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最具觀察價值。專家指出,5年期以下的短期公債價格,會受到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的影響,也就是較易被人為因素所左右;而10年期長天期公債的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力量決定。 此外,美國房貸利率、企業長期貸款利率也是隨美債10年期殖利率連動,因此,10年期殖利率最能反應消費者資金成本的變化,而成為觀察景氣與通膨的最佳指標。 出現負斜率 全球景氣亮紅登 債市有各種期別的債券交易,正常情況下,到期日越短的債券,利率(票面利率與殖利率)越低;到期日越長的債券,利率越高。這是由於投資人持有債券期間越長,未來碰上利率變動的機率也越高,也就是不確定風險較高,為了彌補更高的不確定風險,特別是長天期債券投資人會要求更高的「風險貼水」、「風險溢價」,也就是會要求更高的利率,以貼補未來可能的升息風險。 如果投資人預期央行未來會持續升息,買長債時希望補貼的利率水準會更加提高;若預期未來利率持續走低,投資人會覺得現在持有相對較高收益率的長債很划算,因此要求長債補貼的利率水準會降低,此時長天期與短天期債券利率的差距就會縮小。 若預期未來經濟更糟,不僅沒有通膨壓力,甚至可能出現通縮,央行可能會將利率壓更低的話,長債投資人要求補貼的利率比短債利率低也無所謂,就會出現「負斜率現象」。 用座標軸來表示,橫座標標示由短到長的各期別券種,縱座標標示殖利率高低,將各期別券種的殖利率連成一條線,通常這條線是呈現由左下往右上漸漸揚升的走勢,即所謂「正斜率」。反之,當短債殖利率高過長債殖利率時,就會出現「負斜率」。出現負斜率現象,市場就會警覺景氣擴張要結束了,股市部位應該開始分批減碼,逐漸轉進債市避險。 債市是法人市場 敏感度更勝股市 為何債市會比股市更早反應景氣循環?跟股市相較,債市交易金額更龐大,可說是法人的市場,大型機構本身就擁有更多專業優勢,對於市場景氣的敏感度較高,會更密切關注通膨與央行貨幣政策的變化。 當通膨持續增溫、市場利率持續走高到相當水準時,因為資金成本大幅揚升,不利於企業營運,市場預期未來經濟應會走弱,法人就會開始減少股市投資,將資金轉向穩健的債券市場,因此債市往往比股市更早反應景氣的變化。 舉例來說,某甲投資一檔存續期長達10年期債券,目的是想每年領到固定配息,到期後領回本金。但若中途碰到通膨來攪局,每年領到的配息就會追不上飛漲的物價。再加上央行升息打擊通膨,大家都想去追更高利率、更高配息的債券,此時某甲手中相對低利率、低配息的債券,「身價」就會下滑,若某甲中途想拿去次級市場賣掉,又因為低配息的債券不受歡迎而產生賠本風險,因此某甲會比其他資產的投資人更密切注意通膨。 而控制通膨,是央行最重要的天職。央行的武器就是貨幣政策,央行不能等到通膨嚴重了,才開始緊縮貨幣供給、大幅升息,而是要預先調控。因為債市同步反應貨幣政策的轉向,所以會比股市更早嗅到景氣冷暖。$$
最近小美到銀行辦事時,理專都跟小美推薦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連基金公司寄來的電子郵件中也是說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好,一直聽到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好的小美有些心動了。 為什麼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又成為強銷基金,主要原因是去(2018)年美元強勁,已讓新興市場債明顯修正,今(2019)年來因美國聯準會暫緩升息,美元不似去年強勁,以及新興市場債市跌深後也出現一波明顯反彈。 小美想買,但何新興市場債有美元計價與當地貨幣計價兩種,究竟是當地貨幣計價好?還是美元計價優?小美很疑惑。 基金評鑑機構理柏(Lipper)把環球新興市場債券畫分為環球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券與環球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兩類。理柏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解釋,雖然很多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都會同時持有強勢貨幣與當地貨幣產品,但也有越來越多的基金,是標榜全數投資當地貨幣或強勢貨幣,因此Lipper 把環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拆成兩塊,投資人從Lipper 的分類,可以看出基金持債的大致狀況。 一般來說,不希望承受雙重匯兌風險的投資人,可以從強勢貨幣計價的標的去挑;如果是比較積極的投資人,則可以在景氣轉趨熱絡時,買進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享受當地貨幣升值的好處。 首先要說明的是,債券計價幣別雖不同,兩者的發行機構都是新興市場政府或公司,例如巴西要發行主權債,可以用巴西里拉發行,也可以美元發行,端看發行單位當時需要的是里拉或美元而定。 以里拉發行,投資人自然要以里拉買入該債券;以美元發行,就要用美元才能購買該債券。若以里拉發行,就被歸為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domesticdebt);以美元發行,就屬強勢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externaldebt)。 強勢貨幣通常指的是G7(包括法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國家貨幣,但市場上多數為美元計價發行。新興國家貨幣波動大,當地貨幣債漲跌較劇烈,由於發行幣別不同,就會出現匯兌上的差異。 如果投資人買的是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新興市場貨幣升值或貶值,對基金淨值都不會有影響,只有在報酬率轉為台幣時,因基金淨值是以美元計,此時才會出現美元兌台幣的匯率風險,假設台幣貶值,就會出現匯兌收益。 但如果買的是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通常基金淨值以美元計),一則要承擔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升貶的風險,二來還要再面對報酬率轉為台幣時,美元兌台幣的匯率風險。買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受到匯兌的影響是雙重的,好的時候:新興市場貨幣升值、台幣兌美元貶值, 會出現「雙+」的加乘效果;但不好時也會有「雙-」的壞上加壞壓力。這 與投資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只會有1個「+」、或只有1個「-」的相對平穩狀態有異。 更何況,新興國家貨幣波動度本來就高,常常會因為重大金融事件成為外資提款機,而大幅貶值,如果再遇到台幣兌美元升值,就很容易出現賺了利率、卻賠了匯率的情況。 建議,無法忍受大幅匯率波動的投資人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為主,可以承擔較大風險者,可以從原本想要投資新興市場債的資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來投資到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犬基金,比例以不超過二分之一為原則。$$
「媽媽,我的中國股票呢?」洗完澡,小兒子突然問了這個問題,林太太才想到好久沒注意了,於是拿起手機登入帳號,一打開來看到投資績效嚇了一跳,居然高達12.82%,已經達到當初設定的10%停利目標,於是動動手指頭輸入密碼進行贖回。 原本林太太只是單純地做實驗,把給兒子每月600元零用錢,拆成2筆,第1筆300元零用錢放進撲滿,讓兒子看到每月有錢進帳,但因為天天看到,就知道自己有錢,所以兒子有時候還是會拿一些零用錢買零食或小玩具,導致撲滿裡的錢越來越少,而且把錢放在家裡,不會有任何利息收入。 第2筆300元零用錢,林太太利用台新銀行Richart基金投資平台,每月用300元定期定額買進1檔中國內需基金,沒想到才投資半年,報酬率就高達12.82%,幫兒子賺了282元。 看到賺錢,兒子相當開心,雖然不是很清楚為什麼賺錢,但經過媽媽所做的零用錢投資實驗,小小年紀有了概念,就是把零用錢放撲滿,與把零用錢拿去買基金,對錢會有不同的影響。 儘管中國股市正火熱,但林太太還是跟兒子說決定幫他賣掉中國基金,改投資美股,定期定額買進S&P500ETF。 兒子好奇的問:「這是買什麼?」林太太解釋,S&P500ETF投資的是美國500間超級大公司,像是兒子每個禮拜使用平板電腦看影片,就是蘋果公司做的,兒子最近看的比爾蓋茲故事,比爾蓋茲創辦的微軟,S&P500ETF投資的都是這些公司。 只是,並不是每家券商都有開放定期定額投資S&P500ETF,林太太經過打聽,知道台中銀行證券最低每月只要1千元就可以定期定額投資S&P500ETF,於是決定跑去開戶,並把兒子每月零用錢從600元提高到1000元,這樣兒子就能從8歲開始投資美股。 林太太強調,幫兒子管理零用錢,並提供投資建議,幫忙挑選標的,這個過程她都會跟兒子解釋,但目的不是賺錢,只是希望兒子從小就有理財投資觀念,藉由投資美股,進一步對全球經濟有概念,透過每月少少的零用錢建立國際觀。
謹慎面對波動更高的一年 景氣趨緩 防禦性配置不可少 度過股債負報酬的2018年,投資人在今年需要更謹慎,因為全球經濟景氣趨緩、政策風險拉高,防禦性的投資組合才能讓投資人有驚無險。 旗下管理的資產總規模達1.66兆美元(截至2018年底),位居全球前十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品浩(PIMCO)在台灣設立品浩太平洋投顧,並於今年1月26日取得PIMCO GIS基金的總代理資格,引發台灣資產管理界關注。 台灣投資人之所以熟悉品浩,主因是前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的戰績,相關固定收益產品備受投資人青睞,而基金同業注意品浩動向,則是品浩擁有龐大的研究資源與重量級的諮詢顧問委員,包括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前英國首相及前財相白高敦(Gordon Brown)、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前投資長黃國松(Ng Kok Song)、歐洲央行前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ket)等。 當然品浩也非常重視台灣市場,品浩集團投資長暨董事總經理艾達信(Daniel Ivascyn)、品浩亞洲區(日本除外)事業主管暨品浩太平洋投顧董事長唐明高(Michael Thompson),以及品浩董事總經理暨亞太區主管施百麗(Kimberley Stafford)也連袂來台召開記者會與客戶說明會。 而艾達信於2019年投資展望中分享的今年全球經濟展望預測,也備受市場關注,因為根據彭博(Bloomberg)資料,艾達信共同掛名的基金有35檔,管理資產總額是2,232億美元,比台灣的國內生產總值152.63億美元(2018年第3季)要高出許多,艾達信言論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全球經濟同步放緩 亞洲長線前景看好 艾達信預期「全球經濟同步趨緩,2020年末、2021年初全球經濟衰退機率大增,應提前因應準備!」在全球龍頭美國部分,針對市場最關注的聯準會(Fed)升息態度與動作,艾達信預期美國聯準會今年將升息一次,甚至看不到升息也不用驚訝,因為聯準會升息步調的快慢完全取決於美國經濟數據表現。 歐元區方面,雖預期今年經濟增長放緩,但艾達信相對樂觀核心通貨膨脹率將小幅成長,理由是失業率可望持續下降,薪資(尤其是德國)加速成長,將讓整體的通貨膨脹率逐漸接近2%的目標。 艾達信表示,美國今年可能升息1次的預期,雖將使得歐洲央行升息動作更謹慎,但仍有機會在今年下半年首度升息;而若美國暫停升息,導致歐元兌美元急升,歐洲央行也可能維持利率不變。 至於亞洲,艾達信看好亞洲長線前景,並預期「未來10年亞洲經濟成長與市場表現都將居全球之冠。」其中,投資人擔心的中國經濟持續減速情況,艾達信表示,中國只要能維持6%的經濟成長率,就有足夠能力處理內部的經濟問題,因此短期中國表現或許不佳,但中長期前景樂觀。 做好風險控管 迎接波動更大的一年 因為全球經濟趨緩,控管投資風險就更為重要。艾達信指出,今年的主要風險多是來自2018年的延續,包括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義大利政治等。艾達信預期,中美貿易關係確實是未來數年焦點,但短期可預見雙方可能達成合作或協議,避免正面衝擊,因此相對不擔心中美貿易戰影響。 在艾達信心中,擔憂與關注的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因為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如同預期,由民主黨取得眾議院多數,共和黨保住參議院,顯示政策風險將較以往高,貿易政策風險有增無減下,市場的波動性將拉高。 艾達信認為,民主黨主導的眾議院將不會輕易讓「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即北美自由貿易協議2.0)過關。面對USMCA議案的延宕,若川普總統把退出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威脅進行到底,將不令人意外。 此外,艾達信所代表的品浩集團也評估指出,不排除美國仍有可能在春天開始,提高對中國汽車及零組件的關稅。 以上種種政治所引動的經濟風險,都讓估值過高且風險溢價可能上升的股市,再面臨一次更大的波動,艾達信提醒投資人應採取防禦性的投資組合策略,謹慎面對波動更大的一年。
資金、勇氣、耐心、手續費、配息 搶股債市反彈 先考慮5件事 當市場於大跌後出現較明顯反彈,投資人的慣性是:有獲利,就想是否要落袋;虧損了,就想是否要加碼。其實投資目的、股債市特性都會影響加碼做法,出手前先參考以下建議。 去年下半年來的股債大修正,終於在去年底、今年初陸續止穩並出現反彈,於是投資人頻頻詢問:是不是要開始加碼?尤其是虧損最多的中國股票型基金、高收益債券基金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這3類基金投資人更是積極求解。對此,我的看法如下。 近期我剛從中國回來,中國當地分析師的看法是「離底部又靠近了」。當地分析師給了5大理由:①今年美元會比去年弱一點,當美元不再高高掛,就對新興市場有利;②美股見頂,雖不知何時會下來,但漲幅已經是尾聲;③制度有紅利,包括刺激經濟景氣措施、外資因陸股被納入MSCI而持續流入;④陸股評價低;⑤貿易戰情況持續下,人民幣表現將相對穩定,不必擔心大貶這件事。 中國逢低加碼只剩1年 2件事有準備才會成功 當美股見頂,美元稍弱,資金就會往新興市場跑,但會往哪一個新興市場跑,就要看經濟體。中國是新興市場最大經濟體,加上中國股市相對全球其他主要市場便宜,所以資金往中國跑的機會最大,當地分析師稱此為「國別的優勢」。 再者,因陸股指數已經回到10年前的位置,與美股的相關性也比較低,即使美股下跌,相信對陸股的影響有限,就算美股反轉,也無須太擔心陸股會受到嚴重拖累。因此,中國當地分析師預期,底部不遠了,最快今年第3季,晚一點是明年,陸股就會漲起來了。 我的觀點是「投資人可以買低點只剩下1年!」與中國當地分析師差不多,但卻不鼓勵加碼。請投資人想2件事:首先,若股市落底反彈實際上需要再2年,你可以接受嗎?其次,現在買單筆,你願意嗎?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多數投資人加碼後只有3~6個月的耐心,若市場沒有在這段時間明顯上漲,基金沒有明顯獲利,投資人就會失去信心。 另外,若美股大修正,即使如中國當地分析師所說影響有限,陸股是散戶市場,還是會震盪。根據歷史表現,熊市平均21個月,牛市約12個月,熊長牛短的市場下,若投資人一定要加碼,請掂掂自己的資金與勇氣。 我想強調的是,在低檔加碼將來會賺比較多是理論,回到實務上,做不做得到才是重點,這是我不鼓勵加碼的理由。我會建議和強調的是「不能停扣」,好好的繼續扣下去就是了,至於要不要加碼,就看各人情況,做得到就做,做不到就算了。 債市反彈先獲利了結 3件事想清楚就去做 債市約從去年底反彈,投資人賺了10%就問要不要先獲利出場,定期定額則繼續進行。聽到這個問題,我通常不理。因為這個投資人「三心二意」,一開始說要長期投資,現在卻又問是不是要先獲利了結,代表一開始投資時沒有想清楚。 若真的要我回答,我只會提醒,不要忘了這3件事:①部分獲利贖回,因為單位數減少了,利息是以單位數來計算,投資人能配到的息就會跟著減少;②若是全部先獲利出場,打算等低點再進場,如此想很完美,但投資人真能抓得到低點?即使抓到淨值低點,但加上匯差因素, 常常是淨值低但匯率高,買的價位實際上沒有比較好,況且還有手續費的增加;③投資人 少領了沒持有那段時間的利息。 這3件事都考慮清楚了,投資人還是要先獲利出場,就去做。
誰與爭鋒! 2019理柏台灣基金獎贏家揭曉 2019年理柏台灣基金獎結果出爐,今年總共頒發35大類別,95個分類大獎,以及4個團體大獎,共計65檔基金,32家基金管理公司獲獎。 一年一度的理柏(Lipper)台灣基金獎即將於3月13日粉墨登場,各項分類與團體大獎得主備受矚目,根據理柏統計,今年共將頒發95個分類大獎,其中3年期共35個,5年期共34個,10年期共26個,團體大獎則將頒發4個。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為止,所有在台註冊可銷售的基金(主基金)為1,797檔,共有157大類理柏環球分類。而在2019年理柏台灣基金獎中,3年期獎項共有1,097檔、5年期獎項共1,000檔、10年期獎項共719檔基金符合評選標準。 環球股票基金競爭激烈 資訊科技股票基金表現佳 2019理柏台灣基金獎競爭激烈,共有6檔基金揮出全壘打,在該類別同時獲得3年期、5年期及10年期獎項,包括台灣股票、美國中小型股票、歐洲中小型股票、新台幣靈活混合型、歐洲新興市場股票及美元債券等6大類別。 各資產管理/基金公司當中,共有32家資產管理/基金公司獲獎,其中6家公司囊括5項大獎以上,得獎最多的資產/基金管理公司共獲得10項大獎,至於團體大獎則頒發4家資產/基金管理公司,分獲股票、債券、混合型及整體團體大獎。 若以各年期基金獎得主進行比較,所有3年期基金獎得主的3年期平均績效為24.31%,所有5年期基金獎得主的5年期平均績效為40.14%,所有10年期基金獎得主的10年期平均績效為198.92%。3年期獎項當中,以環球股票基金競爭最為激烈,共有125檔進行角逐,台灣股票基金次之,共有93檔同步角逐。 若以3年期絕對績效比較,以資訊科技股票基金得主績效表現最為突出,3年期績效高達112.36%,印度股票基金得主次之達87.75%,其他包括台灣股票、環球股票、美國股票、台灣中小型股票、醫療保健股票、中國股票、大中華股票、新台幣平衡混合型及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得主,3年期績效均逾50 %。 5年期獎項同樣以環球股票基金競爭最為激烈,共有116檔進行角逐,台灣股票及美國股票基金則分別有高達93檔及64檔參與角逐;所有5年期基金獎得主當中,同樣以資訊科技股票基金績效表現最為突出,5年期平均績效高達112.36%,印度股票基金以106.57%緊追在後。 10年期獎項,同樣以環球股票基金競爭最為激烈,共有高達98檔進行角逐,台灣股票及美國股票基金則分別有86檔及56檔參與角逐,印度股票基金得主在10年期獎項績效表現突出,10年期績效高達425.14%,10年期台灣股票基金得主的10年期績效亦高達417.04%,其他包括資訊科技股票、美國股票、亞太區(除日本)股票、美國中小型股票、醫療保健股票、台灣中小型股票基金,各分類10年期得主績效均逾200%。 波動幅度越小的基金 獲獎機率越大 理柏台灣基金獎是以理柏基金評級(Lipper Leader Ratings)當中的穩定回報作為評判標準,簡單來說,穩定回報是衡量一檔基金「穩定性」的計量工具,是著眼於基金經風險調整後的表現,同時考量經調整短期及長期風險後相對類別的表現,期間內波動幅度越小的基金得分相對較高。 2019年理柏基金獎的給獎標準,是截至2018年12月31日為止,所有在台銷售的基金,在理柏環球基金類別中至少要有10檔滿足各年期條件的基金,針對3年、5年和10年等各年期,由該類別中理柏基金評級指標「穩定回報」得分最高的基金獲得。 團體大獎方面,獲選公司在股票、債券等其中一個資產類型中須管理5檔以上符合條件的基金,或在混合資產類型中管理3檔以上符合條件的基金。該特定資產類型基金3年期穩定回報平均得分最高的公司獲得該資產類型的團體大獎,3項資產類別平均得分最高者,授予整體團體大獎。 註:湯森路透與黑石旗下的私募股權基金2018年完成戰略交易,湯森路透的金融與風險事業部門已被重新命名為「Refinitiv」,Refinitiv現為理柏母公司,它是由湯森路透金融與風險事業部獨立出來而成的新事業體。
別以為高配息就是高獲利 善用狗咬狗投資策略 每個人都想靠投資賺錢,但若沒有事先做足功課,聽到有高配息、高報酬的投資商品,就一股腦地把錢投入,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投資要成功,不道聽塗說、勤做功課是不二法門。 一位朋友總是針對基金投資找我問東問西,有時候不免覺得煩;但回想起來,他的基金投資過程倒是個有趣的範例,頗值得參考。 他是個五年級前段生,原本對基金投資一無所知,在聽了我幫某位老人家規劃晚年資金運用後,對基金產生興趣。碰巧有熟人是銀行理專,於是大膽地接受了對方提供的所謂「最佳理財方案」,以母親的房子辦理抵押貸款,再以貸款金額的半數在該銀行買基金。 說他大膽,是因為他生平的第一個基金投資是以南非幣計價的高配息基金,當時的年化配息率高達17%、18%。他不知道銀行理專為的是做自己的業績,既做成一筆貸款又賣出一筆高額基金。銀行提供此方案的條件是必須拿出貸得的一半金額買基金,若客戶願意,就能從寬放貸。 投資人買高配息基金 賺的永遠是銀行 聽朋友說,根據銀行的設計,貸款可只付息,減輕每月負擔;基金投資部分因每月配息甚高,繳納房貸利息綽綽有餘。投資之後的的前幾個月,配息減去貸款付息的餘額令他覺得非常滿意,簡直是「意想不到的好康」。 然而,真正得利的其實是銀行!這種類型的貸款利率,一般來說都比普通的購屋貸款高,銀行已經賺了一手;所提供的基金又屬於銷售費用後收型的高配息基金,要鎖4年才免銷售費。這4年間,若每年配息18%,4年可達72%,就算本金因淨值變動因素出現虧損,客戶也會「感覺沒賠錢」。 不過我這位朋友後來還是「感覺到有賠錢」,因為去年全球經濟環境不佳,投資基金的本金已經賠去將近4成,還比配息多。於是他只好自我安慰說:「配息只要維持18%,5年7個月後就可回本,贖回基金退出時不管拿回多少錢,都算是賺的。」 嘴巴雖硬,但他對投資標的的選擇已有轉向,開始問我壽險公司推出的配息型保單,這時他已不追逐高配息,例如我先前提到的前5年配息4%、後5年配息8%的保單,以及所謂「進階版」的前3年配4%、第2個3年配6%,最後4年配8%等等配息水準,似乎都可接受,只差這類投資型保單都須搭配壽險,買保險的費用超過所投資金額的4%,對沒有保險需求的人而言,只有徒然減少實際投資金額,並不划算。 查詢基金績效評比 挑選適合自己的標的 結果朋友沒選擇這類保單,又問我如果在券商買基金好不好,因為他有朋友在某券商工作,也在推銷基金。我的回答是不管銀行、保險公司或券商,就投資基金而言,它們都只是銷售通路,自己並沒有基金產品。真正的產品來源是由基金公司(投信)發行,或自國外引進海外基金。 搞了半天,朋友才明白在國內可買到的基金有「土產」和「進口」之分,他先前買的高配息基金都是「洋貨」。結果又問:「買『國產的』是不是比較好?直接向基金公司買基金是不是比較划算?」 於是我提供「狗咬狗投資策略」給他。我還在基金公司任職時,公司所在的辦公大樓就有3家基金公司,我建議他找個下午跑一趟,一家一家詢問當前的全球財經情勢,目前適合買哪種基金(股票型、平衡型、指數型、債券型等)。所謂狗咬狗是指每家公司都會有各自的看法、說法,就用A家說法問B家、用B家說法問C家,讓他們互咬,咬了一輪,會有共同的說法出現,就是很好的投資建議。 後來朋友告訴我,他已經開始進行這個策略,但不急著找出結論;又問我有沒有什麼其他方法可比較這麼多的基金產品?我的答案是,上投信投顧公會的網站查詢績效評比,花點工夫做功課,再選擇適合自己的績優基金。 朋友說,查詢績效評比很花時間,我說是該多花時間研究準備,不宜貿然出手。他之後告訴我上網找資料時曾點進某家基金公司的網站,發現可直接在基金公司網站購買基金,手續費有優惠,他正考慮在網上買基金。我覺得這位煩人朋友還是有他的有趣、可愛之處,這到底是他的基金投資3部曲,還是進化史?
台灣最大基金投資平台基富通積極推動退休投資實驗專案-- 「全民退休投資專案」,希望藉此教育民眾退休理財的重要性,並提供實際的參與機會。 基富通表示,國人退休準備不足,加上大多數民眾,尤其年輕族群對退休生活感到許多不確定性。為此,基富通規劃之全民退休投資專案,將協助國人進行退休理財的準備,讓國人及早自主理財,規劃退休人生,也為老年生活做更好的打算。該專案預計最快今年7月可以上線。 該專案參考私校退撫基金作法,並將專案內的基金規劃區分為「目標風險類型」、「目標日期型」兩種。「目標風險類型」則須依照風險屬性提案積極、穩健、保守各一檔,「目標日期型」則依據不同目標退休日期,規劃三種不同退休時間產品。 第一階段將遴選3家基金公司,這3家公司必須決定是要發行「目標風險類型」或「目標日期型」的組合型基金。這些基金公司的組合型基金或目標到期基金鎖定的標的則是根據特定標準所篩出的基金,又稱為基金池,預計有400餘檔,包括投信發行的百餘檔,以及核備的 300檔境外基金。 至於入選基金池標的的標準則由產官學界組成的10人專案推動諮詢小組以及專案顧問國際知名顧問公司美世(MERCER)所決定。 以下是全民退休投資專案的重要整理: 目標客群:有退休理財的民眾。 投資方式:定期定額,最低3000元,最高不限。 投資標的:第一階段共9檔,均為組合型基金。 優點:1.零手續費、2.較低管理費、3.有限的選擇,複雜度較低。 限制:1.需持有2年,不轉換或贖回才享有優惠。若專案時間結束而持續持有,繼續享優惠。2.僅有3家基金公司,9檔標的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