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思維 轉職之路更順暢
大文豪狄更斯說得好:對不少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但是對其他人而言,「這是最壞的時代」。就業市場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玩家卻沒有收到通知,一切毫無預警。當前的求職方式已經和以往不同,而且變化非常劇烈。
關鍵轉捩點在二○○八年,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年發生的事:所謂的「經濟大衰退」,也就是一九二九年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我們已經逐漸走出風暴的陰影,但是歷經摧殘的求職市場徹底改變了樣貌。以往行得通的做法,現在不行了;以往輕而易舉的事,現在變得難如登天。
還是有辦法的。相信我,真的有。不過,在改變戰略之前,必須先了解我們面對的新戰場長什麼樣子。
雇主改變了 求職者卻沒變
年復一年,我們求職的時候,總是習慣走幾十年來的老路,無視時局是好是壞。我們找工作始終仰賴履歷、仲介和廣告。但是雇主可不會一成不變。如果時局不錯,雇主比較難找到人填補職缺,因此傾向配合求職者的喜好。求職者喜歡投遞履歷,雇主就會費心徵求履歷,並且好好閱讀。求職者想看到徵才訊息,雇主就會把職缺張貼在求職者看得到的地方,通常是公司網頁或是求職網站。
真正讓求職者措手不及的是經濟轉壞的時候,這時失業的人多,雇主更容易找到新人,許多雇主就會改變做法,不再認真讀履歷,也不把職缺公布出來。如果我們還用老方法求職,只會處處碰壁,一無所獲。
求職的平均時間大幅拉長
在美國,一九九四年到二○○八年間,待業中的求職者有一半能在五週內找到工作,只有十%需要花超過一年。但是在二○○八年後,大約有二二%到三○%的無業人口必須花一年以上找到新工作,比例大幅增加。
待在同一份工作的時間大幅減少
二○○八年後全職工作越來越難找。因此,許多求職者重新調整自己的目標。有些人轉而尋找短期工作。短期雇傭的比例之所以升高,是因為雇主想要降低成本。
面對跨國經濟與網路競爭,許多美國雇主選擇只在需要時聘用員工,一旦需要的事做完,就趕緊讓員工走人。不只美國,全世界都有這個現象。
工作的方式劇烈轉變
許多人聲稱,人類能做的工作都會被科技取代;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樣追問專家,他們認為有多少比例的工作會完全被科技取代,得到的答案會是:美國現今所有工作職缺中,只有五%會被機器人、科技設備、電腦程式所取代,最糟的估計也不過是一九%。
機器人和相關科技並不是要取代所有人類的職業,而是負責人類職業中的某部分工作,這表示許多職業將會演變成一種合作關係──人與機械之間的合作關係。
那我們的工作會變成什麼樣呢?這個嘛,職場中很大一部分可能要再過幾年才會受到影響,但有些職業已經開始轉變,或是很快就要面臨轉變。現在我們必須重新思索自己的職場生活,並且適應現實,接受未來職業將是人類與機械相互合作。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新技巧,以便在新世界求生存。
求職者和雇主說的語言更加分歧
二○○八年後,有個現象日趨惡化,那就是求職者和雇主用的語言越來越不同,儘管表達時常常使用同樣的辭彙。
舉「能力」這個詞為例,找工作時,某些雇主可能會用「您沒有我們需要的能力」來回絕你,這時你會想,雇主指的能力可能是分析、研究、溝通之類的能力,但其實不是。他們的意思是你缺乏「經驗」,只不過是用了「能力」這個詞。
雇主寫給自己的備忘錄大概長這樣:「找一個擁有五年行銷軟體產品經驗的人,年紀在二十四到三十歲間。」求職者應該把雇主的世界當成外國來看待:造訪該國之前,最好先了解當地語言和風俗。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女人變有錢》2018年1~2月號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