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投資台積電 增值超過100倍
張忠謀去年退休後,儘管台積電(2330)歷經內部機台中毒、晶圓受污染事件,以及美中貿易戰、三星搶單等外在風雨,近期股價在除息後快速填息,還原權息再創歷史新高價,寫下長達25年(1994年上市掛牌迄今)的傳奇。如果你在25年前買進台積電,至今累積報酬率逾10,000%,也就是增值超過100倍。
台積電是台股「權王」(權值最重),又是晶圓代工龍頭,只要台積電法說會報喜,就像今年7月份這一次,不只台積電本身股價大漲,也會帶動上下游相關供應鏈股價上漲,進而推升台股大盤指數。
6月5日台積電召開股東會,當時美中貿易戰等情勢尚未明朗(日本大阪G20川習會尚未敲定),董事長劉德音雖看好下半年營運(相對於上半年),但言談間透露隱憂與不確定性,法人擔心公司可能會調降全年財測。因此,台積電7月法說會之前,投資法人都普遍觀望,而法說會當天公司報喜,仍維持全年財測目標,短線上給市場帶來相當大的信心。
依據台積電法說會訊息,下半年營運將大幅優於上半年,且第4季營運優於第3季,甚至對於明年大致保持樂觀,外資券商紛紛上修台積電目標價,有些還調高明後年的獲利預估值;但有一家重量級外資券商認為,台積電全年財測還有變數,並調降其今、明、後年的每股盈餘及目標價。
除了外資券商,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研究副總裁王端(Samuel Wang)7月24日也分享他對台積電後市的見解。他說,台積電法說會提到,智慧型手機、高速運算(HPC)、5G通訊網路等應用,將帶動其下半年營運表現,事實上不只是這些,「身處以資料為中心的世代,所有電子產品只要跟資料搜集、產出、分析、過濾、傳輸、儲存和安全有關,皆與晶圓成長有高度相關性。」
另外,Gartner先前提出的2019年十大策略科技趨勢—自動化物件、數位分身、區塊鏈、更強大的邊緣運算、智慧空間、沉浸式體驗、增強分析、由人工智慧驅動開發、量子運算、數位倫理和隱私,這些都是帶動晶圓市場成長的重要元素。
兩家晶圓代工商業模式不同 三星未對台積電構成重大威脅
近期台積電及三星的晶圓代工競爭受到市場矚目,但王端指出,兩家的商業模式不同。台積電的晶圓代工全部服務外部客戶,聚焦在特定晶圓技術,因此毛利率較高,是市佔率高達54.4%的領導廠商;三星以製造電子產品和記憶體起家,近期隨著產品升級釋放出額外產能而開始發展晶圓代工市場,但其製程布局以多樣化的自家產品需求為優先,因此技術較零散,市佔率僅7.7%。
對於各方近期關注的日韓貿易戰,王端觀察指出,目前尚未對三星或台積電帶來重大影響,因晶圓廠通常備有10週到12週的存貨。他也提到,三星已開始向日本以外的供應商購買關鍵原料,例如:氟化氫(hydrogen fluoride)。
日韓貿易戰對晶圓代工市場影響小 對三星自家產品製造衝擊較大
王端分析指出,在日韓貿易戰受管制的半導體材料中,對三星晶圓代工影響最大的並非EUV(極紫外光)光阻劑,而是氟化氫。「三星7奈米技術完全仰賴EUV,當EUV光阻劑供應受限時,生產確實會受些許影響。不過,就7奈米晶圓代工製程而言,由於三星市佔率遠低於台積電,EUV受管制在短期內不會對市場造成明顯震盪。但由於氟化氫運用在各種不同的晶圓製程上,若持續短缺,對三星自有產品的衝擊較大。
根據Gartner預測,整體晶圓代工市場2018至2023年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為4.5%,市場營收可望於2023年達到783億美元(見表1)。未來幾年,除了日韓貿易戰,中美貿易戰也將影響半導體市場,會迫使中國加速自主發展,製定中國標準,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使美中兩國發展出兩套電子產品標準;供應廠商需提早做好準備,且分散原物料、零件、器材等供應源,才能有效抓住新機會並且降低風險。
2019至2023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估持續成長 (單位:百萬美元)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62,872 |
61,779 |
66,301 |
71,623 |
74,899 |
78,328 |
資料來源:Gartner(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