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金牛 價穩息穩才能長久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每年都會寫一封信給波克夏的股東,今(2012)年的信裡提到一些波克夏回購股票的條件,其中一項是「當時手上的現金至少要高於200億美元」。波克夏手上為什麼總是會有巨額現金?因為波克夏養了一大群「牛」、而且是「金牛」(cash cow)。
「金牛」用來形容「價值穩定、又能創造穩定且可觀現金流的企業(或資產)」,40多年來,巴菲特就是到處找優質的「金牛」,養的金牛越多,也越有實力再收購更多的金牛。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養了2隻金牛:股票、房子,每年夏天都悠哉的去美國放暑假,共享天倫樂;而前殼牌(Shell)大中華區業務總經理田臨斌則養了3隻金牛:定存、房子、債券,讓他45歲就告別職場,現在每年固定旅行3個月。
舊鐵律:趁年輕追狂牛 新鐵律:花時間找金牛
巴菲特很早就看出金牛的價值,世人則是要幾經教訓,才能悟出道理。中信銀投資顧問中心協理廖亭亭表示,金融海嘯前,股市連續幾年穩定上漲的好光景不再,反而是金融海嘯後,前一年大漲、第2年大跌成為常態,再有膽子的投資人,也很容易受傷被洗出場。
廖亭亭分析,以前只要歐美復甦,隨便買、不要賣就能賺,現在還要看中國等新興國家的表現。如果抱錯股票就更慘了,譬如金融海嘯前大家一起追的綠能,要靠政府補助才能存活,而現在最窮的就是政府,這些產業就會變成「慘業」。
市場波動加大、市場主流分化,原本的市場鐵律也鬆動了。舊鐵律告訴你,上半生拼價差(低買高賣),用價差養大財富,下半生再轉到有穩定孳息的資產。但是,當全球低成長、高波動成為常態時,就算有年輕當本錢,財富還是會受傷。
所以新鐵律是,上半生就要拼雙「穩」資產:價值穩、孳息穩,與其冒高風險到處追「狂牛」,應該花更多力氣與時間找對「金牛」。
金牛短期也會跌 抱長就能穩穩賺
金牛不保證只漲不跌,因為金牛也會受到景氣影響。但是有孳息穩穩流入,等到景氣回溫,市場就會還給公道。郭恭克表示,金牛的特質就是不要擔心短期的跌價,中長期會穩定向上。
追求永續經營的壽險公司,保費現金源源不絕,隨時有本錢短線頻繁交易,但是壽險公司有9成資產都是放在可孳息的資產,包括利息、貸息、債息、股息、房息。
其實,資本市場早已逐漸轉向追求股息或債息較優的資產。以台股為例,郭恭克回憶,台股投資人早年搶賺價差,只要股利、不要股息;但等到股市廣度、深度與股民成熟度都提高後,賺高額價差機會減少,股息重要性開始抬頭,特別是低利化的趨勢,配息穩的股票越來越有人愛。
但是穩定孳息的資產,它的價格也確實穩嗎?郭恭克以中華電(2412)為例,將歷年權息還原,中華電的股價還在長期歷史高峰,想想這個世界已經歷多少次的危機與災難,穩定配息的中華電股價卻仍然hold得住,而中華電不是特例,雙穩的標的其實不少。
施羅德投顧也把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與亞洲高股利股票指數做比較,後者已經突破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高點,但前者不僅尚未收復失土,甚至相去甚遠,顯然新鐵律已經漸漸發酵。
利息、股息、債息 最適合當金牛養
但是只養一種金牛並不牢靠,最好能用半生時間慢慢養到2、3種。可以孳息的資產很多,不是每一種都稱得上金牛,譬如台幣定存,近10年來的1年期水準都在2%以下,雖然價值穩,但是孳息偏低,不符合民眾對「金牛」的期待。
把房子出租收房息,原本是很重要的一隻金牛,相較於股息、債息等金融性資產的孳息,穩定性較高,但是目前北部房價居高不下,一般人擁有自宅都很吃力,很難再去養另外一間可以收租的房子,除非跑到雙北以外的城市,或是等房價回檔。
按照孳息的相對穩定性,以及上班族的財務負擔能力來看,目前適合養的金牛有:外幣定存、台股高息股、有配息的債券基金,如果無法同時養,那就陸續養,在退休前陸續養多、養齊即可。
金牛報酬率是越高越好嗎?郭恭克提醒,「高報酬=高風險」是永遠的鐵律,一般評估投資標的報酬等於「無風險報酬+風險溢酬」,國際間所謂的「無風險報酬」,是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金融海嘯前還有5%水準,近期甚至跌破1.5%。
風險溢酬則是因人而定,假設投資資金是借貸而來,風險溢酬至少要cover借貸利率,通常合理報酬是無風險報酬的2倍,也就是大約3%,但是郭恭克認為,美債10年期殖利率1.5%非常態,未來應會上揚,因此合理報酬率也可再往上設。
保守型投資人 追求5.5% 報酬率
廖亭亭指出,投資人最起碼的目標是戰勝定存與通膨,目前已是低利環境,長期仍會以升息為趨勢,平均定存利率先設1.5%;過去7年平均通膨率約1.5%,兩者合計3%。
中信銀統計近5年最低風險性資產的風險值約為5.5%,如全球債、亞債,保守型投資人用5.5%當做金牛最起碼的報酬率,還算合理,而且此一報酬水準已經概括了定存的機會成本與通膨的侵蝕,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可以將期待報酬率再往上設。
巴菲特用半生時間,陸續物色可以不斷生出現金的金牛,等待好時機,再把現金拿去買更多的金牛。上班族在擁有第1隻金牛後,也應該把孳息再拿去投資,等到準備退休時,才把孳息轉成生活費。
過去專家多半建議,等到快退休時再把高風險資產變現,轉到有穩定孳息的資產,但環境變動越來越快,要如何知道退休時就是資產轉換的最好時機呢?所以郭恭克建議,穩定孳息的資產,應該趁年輕就要開始分批養、陸續養,每隔幾年金牛會出現跳樓價,而且往往稍縱即逝,因此才要用半生時間慢慢找、耐心養。
田臨斌
靠3隻金牛提前退休
原本是外商公司總經理的田臨斌,45歲就退休,現在的另一個身分是作家,1年會安排3個月的國內外旅行。6月下旬,夫妻倆的「慢遊國家」是泰國,計畫旅行1個月。
田臨斌提早過著眾人艷羨的生活,但是他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一定要先修滿10個學分。其中的第3個學分,就是提早退休是否會失敗的關鍵:投資理財。這個學分的要求是,退休前要買好保險、買好自宅,並且儘早還完所有貸款,再把剩下的資金轉去建立長期穩健的投資組合,把投資組合的孳息當生活費,否則再多的金山銀山還是會坐吃山空。
田臨斌現在有3隻持續孳息的「金牛」:房子、定存、債券,令人好奇的是,他在40歲前的投資,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全軍覆沒」,他又是如何陸續養到3隻金牛?
由於曾在北京與澳洲任職,田臨斌很自然的就用當時的外幣薪水,在當地置產或是做定存,倒是目前占生活費比重最高的月配息債券基金,是如何挑選與配置?
「我訂策略,請理專執行,也就是要給理專填充題、不是問答題」,田臨斌要求的配置策略是「貨幣分散、標的分散、追求長期穩健、配息率5∼8%」,然後請2家銀行根據上述要求挑選標的。理專提供的月配息債券基金類別包括美元債券(包括美元計價與澳幣計價)、全球高收益債、全球新興市場債,大致符合田臨斌的要求。
在田臨斌的基金組合中,另外還有單筆投資的股票基金,金融海嘯期間,這項投資曾腰斬一半,認賠贖回後,改加碼月配息的債券基金。因為田臨斌發現,月配息穩定的債券基金,海嘯時淨值也會跌,但是跌得有限,市場氣氛回復後,負報酬逐漸回正,只要投資夠長,孳息穩定可以大致抵銷本金的損失。
由於田臨斌的投資布局已經調整到「自動駕駛」模式,不須花太多心力照顧,所以即使有歐債危機的干擾,夫妻倆還是能開心的去泰國過暑假。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2年7月號第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