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風險百百種,搞懂保單類型才安心!
近半年來,多家壽險公司的失能扶助險銷售量有明顯地增加,除了因為其保費較長照險更親民外,還有因為舊保單停賣、承保從嚴等效應的持續發酵。但從台灣投保長照險的保費占整體保費收入不到1%,可見民眾的長照保障仍嚴重偏低。
根據衛福部的推估,台灣失能人口每年將以20%速度成長,民眾需要照護時間平均約7.3年,其中有將近65%需仰賴家人照顧。最新「老人狀況調查」也發現,長期照護需求每月至少需要3~5萬元,1年的費用高達60萬元,平均總照護金額至少需要準備400~500萬元,因此民眾最好要有完整的長期照護保障規劃,否則退休老本將很快地被長照需求用光。
目前各家保險公司為因應長期照顧需求,也推出多樣化商品,包括:以巴氏量表做為判斷基準的長期看護險、以特定傷病做為判斷標準的類長期看護險,以及因疾病或意外而導致失能,即可獲得理賠的失能扶助險,這3種保單在理賠認定標準、承保事故及保障範圍各有不同,民眾投保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商品的特性與內容。
傳統長照險的理賠判斷基準為是否達到「長期照顧狀態」,被保險人必須要長期臥床、不能動,只能在家受人照護的程度才有理賠。此外,長照險有涵蓋老化風險,如老到不能自理生活,而另外2種保單則未必有理賠。
同樣具有長期照護金功能的失能扶助險,由於保費較為便宜,且依據失能等級表給付保險金,理賠定義明確、申請給付簡單清楚、保障範圍廣,可做為各年齡層長照基礎保障的首要選擇。而它與長照險在理賠上最大的差別,是長照險多可理賠失智症。而特定傷病險則是針對特定重疾提供保險金,例如腦中風、癱瘓、巴金森氏症等。
近年來,保險公司也推出「保證給付型」失能扶助險,以及專門承保失智、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的照護保單,這些商品都可以協助民眾提早準備未來面臨長照風險時的財源。有鑑於長照需求越來越迫切,民眾投保前應先考量自身的需求,看清楚保單條款及確認給付條件,充分了解各種保單的內容後再購買,以免產生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