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真的賺翻?高材生親揭真相…小資靠這幾點無痛存到第一桶金!
「身邊很多理組朋友畢業後起薪就有60K以上,反觀文組,月薪能有28K就算是不錯薪水了…。」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說自己從文組畢業後,工作多年但戶頭只有存了快10萬,讓他完全不敢有奢侈的消費行為,因此他不僅想問同儕:30歲左右的網友們「現在過得好嗎?」此文一出引發熱烈討論。
日前有位今年才剛從台大經濟系畢業的高材生出面表示,有感於台灣薪資市場太低,準備前往英國讀書,據他提到身邊很多同學都有此想到國外賺高薪的想法,因他認為台灣就業市場台大畢業師平均起薪約四萬多,但到國外月薪起薪可能會有十萬左右!
但有位九O後的政大畢業生現身表示,進入媒體業工作多年,年薪約50萬元,他覺得吃不飽也不敢揮霍過日子,但每年會給自己安排一到二次出國放鬆的生活。台灣人普遍存有升學主義迷思,認為讀書、工作一條龍,要是認真拚進好學校便有順遂的一生,但真的是這樣嗎?根據人力銀行統計調查顯示,如果是「頂大等級大學部」的畢業生,企業願意提供的起薪更高,平均為31,096元,比起27,767元,等於「多給12%」的薪資。
日前主計處公布五年一次最新攤販營收調查,生鮮肉類攤商平均年營收接近380萬,高居第一,淨利潤也有85萬元;蔬菜類、水果類,平均年營收也都有兩百多萬,平均淨利潤分別為57萬跟64萬。
雖然受到電商崛起,加上零售通路越來越普及,全國攤販數量過去二十年都呈現成長趨勢,但2018年卻少了1.2萬攤,只有30.7萬攤,首次出現下滑現象!儘管攤販年收入可達60萬,讓不少上班族看了很羨慕,但高工時,加上工作環境相較可能對一般人而言不佳,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做
大學企管系教授觀察到年輕人出社會就業碰壁普遍現象認為,學歷高但職場用不到相關技能的學用落差問題,由於年輕人比以前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在取得學位,出社會後發現薪水不高,容易覺得屈就,常常有種心態認為「花這麼多錢及時間取得高學位,薪水要馬上賺回來才划算。
事實上,與其爭議讀文組或理組畢業出路薪資的好壞,不如去思考自己是否犯了「隱性貧窮」大忌?例如不知道自己錢包裡有多少錢、習慣用信用卡消費,覺得分期付款很方便、「只要有壓力就用網購來發洩」、不斷的聚餐、聯誼等吃喝玩樂生活、每月錢花到哪裡去都不清楚」等。
在唱片公司當宣傳的小佩,每月薪水3萬5千元,扣掉每月的房租1萬元,加上每月支付信用卡費,向來不理財的她,從來也搞不清楚到底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只知道反正就是月底一到她的提款卡就很難再提出什麼錢就是了。
如何以存到「第一桶金」為目標,讓小佩毫無壓力地養成存錢的習慣?專家建議如何減少浪費錢?從簡單自我分析做起:月光族是極可能淪為負債一族的族群,也許眼前沒有即時的債務,但寅吃卯糧的習慣使得每個月的薪水花光光、一旦有任何的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責任風險一發生,就可能使月光族一夕之間變負債一族。
究竟月光族應該如何理財?如何做配置資產?原本為月光族的小資女美美以自身經驗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1)每月月初確實填寫家計簿,把生活所有必要的開支與預算從收入中扣除,然後瞭解剩下可自由支配生活費,再從這些費用裡去做規劃。
(2)依經濟能力先購買人身保險及醫療險,若收入較少者可先購買定期壽險,經濟狀況較優渥者可購買終身壽險,先做好人身風險的保障,這部分保障的是遺族或是原生家庭的父母。
(3)若有騎車或開車者,汽機車強制險及第三人責任險、任意險,均需做好財產風險的保障。
(4)每月撥一定金額定期定額買基金,金額依自身的經濟狀況評估每月3千或5千都可以,從小額養成累積資產的好習慣,也是強迫自己儲蓄。
(5)將固定收入以外的加班費、年終獎金等多出的錢投入基金或買股票皆可,因為一般人容易忽略及無計畫性的花這些錢,養成了先儲蓄再投資後支出的習慣後,相信很快就會累積出第一筆投資基金,享受長期複利的效果。
(6)資產配置上壽險保單、產險保單、投資型保單、存款、基金、股票。
存錢一定要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即使錢很少、方法很笨,但搭配投資理財工具,或是透過有趣的APP記帳軟體,讓自己對記帳或理財興趣提高。
用《52週存錢法》 開始你的存錢挑戰>> https://bit.ly/2X7KyrZ
存錢小豬公 養成每日存錢習慣的最佳助手>> https://bit.ly/2RaXuKK
CWMoney 理財從記帳開始>> https://bit.ly/2YbX6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