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權證元老 潘俊賢:價平長天期是首選
1997年進入券商任職,潘俊賢恰好遇上國內開放權證交易,堪稱「權證黃埔一期」,經過多年洗禮,他悟出「高勝率才有高報酬,高勝率比高潛力權證好」的道理。
權證操作最怕選錯邊,因為多數權民都是做多,所以找優質的好公司操作才是上策。」統一證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潘俊賢點出權證投資的重點。
過去,市場上發行的認購權證與認售權證的交易比重是9比1,即使今年市況不好,也有8比2的比重,這是權民偏好做多的明證。
潘俊賢表示,如果投資人想買認售權證,千萬別因為覺得一檔標的漲不停、漲太多,自認股價會拉回,就跑去買認售權證做空,「買進強勢股的認售權證,常常會遇到事與願違的結果。」
舉例來說,今年上半年大立光(3008)股價一路上漲時,當時大立光的相關認售權證都賣得非常好,結果投資人買了之後,卻眼睜睜看著股價持續上漲,認售權證價格下跌,結果一路被軋空。
時勢造英雄
對商品一知半解
60年次的潘俊賢,退伍後進入大華證券工作,當時的時空背景正好是股市從不到7000點,一路攻上10256萬點的多頭行情,而1997年恰好也是權證開放元年,身為「黃埔一期」的他,見證了不少大起大落的故事。
股市多頭時,多數人怎麼買怎麼賺,賺錢的人多了,媒體報導就會開始出現素人靠權證翻身的驚人案例。潘俊賢說他看過太多「時勢造英雄」的例子,而由於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工作的關係,和一些案例接觸過後發現,即便是「英雄」,多數也對權證工具一知半解。
10多個年頭過去,潘俊賢今年在公會幫從業人員上課,以每堂100人計算,已經上了20堂,總共2000人次。他最愛向從業人員強調的一件事,就是先控制風險,再談賺錢,這背後也代表著多數人對於權證的特性、掌握度仍然不足。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官網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