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量級公司都在買庫藏股
蘋果、耐吉等美國知名企業都在買回自家股票,台灣也有不少公司實施庫藏股。投資人該跟買嗎?哪些企業值得買進?
全球最「酷」的消費電子公司蘋果、最夯的運動用品公司耐吉、產出最多美國財政部長的高盛證券都在做同一件事情:股份回購(BuyBack),也就是台灣的庫藏股,股價也一度有亮麗的表現。
台灣則先後有手機品牌大廠宏達電(2498)、觸控面板龍頭F-TPK宸鴻(3673)等企業陸續實施庫藏股,買回自家股票,股價表現漲跌互見,這些公司都砸錢下去買自家股票,投資人能不能跟進分一杯羹?
首先,必須了解企業實施庫藏股的目的為何。
大慶證券投顧總經理賴建承指出,公司實施庫藏股的目的可分為:
➊ 轉讓給員工。
➋作為附認股權公司債、附認股權特別股、可轉換公司債、可轉換特別股或認股權憑證轉換時所需之股票來源。
➌護盤。
賴建承認為,若是買進庫藏股轉讓給員工,可以藉此激勵士氣留住人才,也不需另行發行新股膨脹股本,就可支應可轉換債券、認股權證等;其次,收回小額投資人股份,也容易降低會計行政處理成本。
若是目的在於護盤,買回持股會使市場認為公司股價被低估,有激勵股價上漲作用,也可避免遭受惡意併購維護經營權,之前矽品(2325)遭到日月光(2311)收購股權,便有市場人士建議實施庫藏股捍衛經營權,後未採行。
台股重挫後
實施庫藏股家數增加
由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家數與台股K線比較(圖1、圖2)可以看出,當台股下跌,實施庫藏股家數就開始增加,而且是重挫後,上市櫃企業實施庫藏股的家數就暴增,看來台灣的老闆們還是蠻關心廣大股東的權益。
全曜財經資深分析師陳唯泰表示,實施庫藏股是公司維護股東權益的一種方式,但是,後來不少公司喊得多、做得少。因此,公司宣布實施庫藏股,並不代表股價就能夠止跌,也不意味著公司一定會買進所有的庫藏股張數,在一段時間後,投資人漸漸不相信「庫藏股」這個題材一定能讓股價上漲。
投資家日報創辦人孫慶龍提醒,近期不少實施庫藏股的公司,股價都破底了,投資人在關心這個題材之餘,應留意是否有特定賣單在庫藏股進場時趁機變現,有些公司在近期實施庫藏股,如中菲行(5609)、單井(3490)、京城銀(2809)、昆盈(2365)、金寶(2312)、藍天(2362)等,股價還破低,應注意賣壓是否持續。
庫藏股撐起美股一片天
美國針對庫藏股買回,不但沒有限制買回數量的規定,企業也常以大量舉債方式(甚至發長期債券)購回,這種財務操作將造成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及EPS上升,非本業轉佳。根據瑞士信貸估算,自2012年以來美國企業透過庫藏股回購,平均每年為EPS成長貢獻27%,等於超過四分之一的盈餘成長是靠財務操作。
根據統計,在股市超跌的2009年,是過去10年來美國企業庫藏股買回最少的1年,但是2015年美股創下歷史新高,光前3季美國企業就買回5167.2億美元的庫藏股,創下2007年同期以來最高金額。
瑞士信貸認為,一旦美國企業不再進行庫藏股回購股票,將令股市的買盤大減。高盛則指出,2015年和2016年美股都得靠企業實施庫藏股,來彌補散戶退場觀望買盤不足的動能缺口,能否持續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隱憂,有待觀察。
如果對美國庫藏股題材有興趣,可以留意美國針對庫藏股在2006年正式成立的ETF,代號PKW,挑選成分股的條件為必須於美國境內且在美國證交所掛牌交易,而且在未來12個月內會買進5%以上流通股份的公司,會每季重新調整成分股並且每年重新進行篩選程序,其中長期投資報酬率勝過S&P500指數。
美國針對庫藏股買回,不但沒有限制買回數量的規定,企業也常以大量舉債方式(甚至發長期債券)購回,這種財務操作將造成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及EPS上升,非本業轉佳。根據瑞士信貸估算,自2012年以來美國企業透過庫藏股回購,平均每年為EPS成長貢獻27%,等於超過四分之一的盈餘成長是靠財務操作。
根據統計,在股市超跌的2009年,是過去10年來美國企業庫藏股買回最少的1年,但是2015年美股創下歷史新高,光前3季美國企業就買回5167.2億美元的庫藏股,創下2007年同期以來最高金額。
瑞士信貸認為,一旦美國企業不再進行庫藏股回購股票,將令股市的買盤大減。高盛則指出,2015年和2016年美股都得靠企業實施庫藏股,來彌補散戶退場觀望買盤不足的動能缺口,能否持續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隱憂,有待觀察。
如果對美國庫藏股題材有興趣,可以留意美國針對庫藏股在2006年正式成立的ETF,代號PKW,挑選成分股的條件為必須於美國境內且在美國證交所掛牌交易,而且在未來12個月內會買進5%以上流通股份的公司,會每季重新調整成分股並且每年重新進行篩選程序,其中長期投資報酬率勝過S&P50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