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房地產

社會住宅只是假議題? 蔡英文vs朱立倫住宅政策比

An awesome picture




距離總統大選不到1個月,「社會住宅」成為藍綠候選人唯一的共識。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提出8年全國蓋20萬戶社會住宅的政見;而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則聚焦新世代年輕人,強調核心理念是「住者有其居」,將擴大弱勢租金補貼、開辦青年住宅租金補貼,並增量社會住宅,4年內社會住宅存量可累積達10萬戶以上。

一時之間,社會住宅成為兩黨搶選票的牛肉,只是,社會住宅真能解決台灣房地產問題?該政策符合民眾期待嗎?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直白地說,台灣房價居高不下的問題在市場不健全,「說難聽點,社會住宅只是假議題。」儘管他不想說重話,但仍克制不住搖頭說,有了國宅的前車之鑑,難道還要重蹈覆轍?

自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後,張金鶚回國曾在內政部國民住宅組負責國宅業務,也曾與官員多次到新加坡參訪學習。他認為,台灣不易複製新加坡經驗,因為兩地「國情與市場」的本質大不同。


社會住宅數量有限
恐無法滿足廣大需求


從規模來看,台灣土地屬全體,人民可取得所有權,目前住宅存量9成來自民間,建商買土地、設計、興建,再賣出,政府只要扮演建立制度與管理的角色,偏向「小政府,大市場」概念。

至於新加坡土地則分國家與個人,國有地占85%,政府提供4、5成的公共住宅及社會住宅,但僅屬地上物的所有權,民間存量不到一半,由於政府主導性強,加上早期政府設立住房公積金,如果需要購屋可依照收入發放貸款,屬「大政府、小市場」概念。

從執行面來看,政府從找地、規畫設計、招標、發包興建、營建完工、租賃及物業管理,流程最快也要走3、4年,但每年能產出戶數卻遠不及內政部《社會住宅需求調查綜合報告》中,台灣超過32萬戶的需求,「緩不濟急」是張金鶚對興建社會住宅的憂慮。

張金鶚認為,與其把全數資源投入興建「數量有限」的社會住宅,不如把力氣花在健全市場,「如果有100億元的資源,花50億元建立市場秩序、釋出空屋,讓房價合理化,減少炒作空間,就能解決年輕人居住問題,剩下資源放在弱勢族群。」如此反而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除了資源配置之外,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也質疑蔡英文8年要提供20萬戶住宅的政策,「土地、財源哪裡來?何時才能兌現?」而對朱立倫鼓勵「空屋轉租」當成社會住宅選項之一,他也頻頻喊話,「在推動『空屋移轉』之前,應該先檢討內政部租屋平台為何成效不彰?」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負責蔡英文土地及住宅政策召集人花敬群則認為,不動產的開發初期支出,必須靠短期資金,但運作後就有源源不絕的長期收入,因此,只要政府無償提供土地及50年長期低利的融資開發,財源不是問題。

土地不作價、50年貸款
20萬戶社會住宅不是夢


根據花敬群的財務試算,20萬戶社會住宅若全部由政府興建,平均每戶25坪(含公設)計算,需要400公頃土地,相當於22個台北市松菸園區的面積。

@全文未完,閱讀完整內容請加入官網會員

理財工具推薦

    • 4500萬專屬加開獎金等你拿

    悠遊卡/一卡通/iCash歸戶自動同步

    • 比官方更官方,最清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