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場最棒的10檔基金
基金績效短期間的暴衝不稀奇,如何賺多、賺久才是重點,可惜的是,投資人的焦點往往只擺在短期績效上,結果第1名的基金,常常讓人失望。其實基金以長期投資為主,找到1檔值得信賴的好基金,可以穩穩賺。
從過去10年軌跡,我們篩選出全市場最棒的基金,你可以安心抱、輕鬆賺。
基金界曾經有一個傳奇人物,就是彼得.林區(Peter Lynch)。他的傳奇來自操作麥哲倫基金13年,創造了2763%的累積報酬率,比大盤漲幅整整多出了2200%,平均來說,每年績效超過29%。他的卓越成績,讓麥哲倫基金規模暴增,也讓投資人大賺,更重要的是,他讓投資人超安心。
基金績效難維持
投資人頻頻換標的
投資基金與股票最大的差異點在於,基金持有一籃子股票分散風險,以長期投資換取獲利,如果能夠找到1檔像麥哲倫基金那樣能長賺10年以上的產品,那麼,買基金真的是最簡單的賺錢術。但是台灣投資人習慣將基金當做股票操作、短進短出,除了對於基金產品的認知有落差外,遍尋不著像麥哲倫一樣值得長期投資的基金也是原因。
沒辦法,放眼全市場,不論境內或境外基金,都有績效不易維持的問題:今年第1名,來年後段班的情況比比皆是,讓基金投資人也要不斷換「基」操作,否則報酬率難免跟著向下沉淪。
好一點的情況是,基金維持約3年的好光景,但之後可能是經理人易主、也可能是操作或選股策略出了問題,最後仍避免不了落入後段班的命運。以台股基金為例,曾有統計指出,能夠連續2年位於前二分之一的基金約占整體的一半,但是要連續5年位居前二分之一者,那可是鳳毛麟角,5根手指頭數得出來。
最賺不稀奇
長期最棒才值得買
只是這項統計,似乎不是台股基金的專利,境外基金也有同樣的「毛病」。連續2年位於前二分之一,不稀奇;但要連續5年位於同類型前二分之一,那可是難上加難。前復華投信總經理、現任南山人壽投資長的楊智淵就曾經表示,單一年度位於同類型前二分之一的基金確實是「不怎麼樣」;但如果能夠年年穩健的位列於前二分之一,那麼,這檔基金可就是市場的強棒代表了。
按照這樣的邏輯,我們嘗試用過去10年的軌跡,幫投資人找尋目前全市場上最棒的基金。為什麼是找「最棒」、而不是「最賺」的基金呢?
因為現在最賺的基金不代表未來最賺,但是如果能夠過去長期5∼10年都表現不敗,代表有一定的「可信賴度」,而且過去是好學生、未來是好學生的機率本來就最大,這樣的基金可以讓投資人長抱、長期穩健獲利,事實上,這也才是買基金的原意。
2步驟找全市場最棒基金
究竟現階段市場上「最棒」的基金有哪些?
我們用最嚴謹的2步驟,幫投資人找尋值得長期投資的好學生。
步驟1:挑選基金類型
﹝方法﹞ 以趨勢向上的區域型及單一國家基金為篩選類型,剔除產業型基金,因為產業型基金有生命周期的問題,比較不適合長抱。另外,債券型基金也納入篩選範圍內。
﹝說明﹞ 目前趨勢沒有疑慮的市場為新興市場,因此納入全球新興市場股票、亞太(日本除外)股票、歐洲新興市場股票、拉美新興市場股票及大中華股票。在單一國家部分,則將成熟國家美股,以及新興國家的台股、中國、印度股票納入篩選範圍,另外,可做為核心配置的全球股票基金也是篩選的對象之一。
至於債券型基金部分,則以投資人接觸最多的全球債、全球新興市場債及全球高收益債為篩選類型。而除了台股之外,為求比較標準一致,皆以境外基金(off shore)為篩選標的。總計股票及債券型共有13類型、519檔基金納入初選範圍。
步驟2:追蹤過去績效
﹝方法﹞追蹤過去5年績效,篩選出年年績效排名位於同類型前二分之一者。
﹝說明﹞找出2006∼2010年連續5年排名位於同類型基金前二分之一的標的。經過篩選,13類基金中,包括歐洲新興市場、拉美新興市場、大中華股票、中國股票、印度股票、全球新興市場債及全球高收益債,都未有符合條件的基金出列。符合條件的基金則出現在全球股票(3檔)、全球新興市場股票(1檔)、亞太(日本除外)股票(1檔)、美國股票(1檔)、台灣股票(3檔)、全球債券(1檔),總計10檔(見前頁表格)。算起來519檔基金中,僅有不到2% 的基金,符合此篩選標準。
如果進一步將時間拉長為連續10年排名都位於同類型前二分之一,則只有2檔基金入列,一檔是美國股票類的富蘭克林成長基金,另一檔則是全球債券型的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 全球債券基金。從符合條件的基金檔數可以看出,表現「穩健」的基金果然是鳳毛麟角,特別是過去5年市場曾經歷一大挑戰——2008年的金融海嘯,基金經理人得有深厚的功力,才能維持一定的好成績。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1年9月號第48期